粽叶飘香,又一年的端午,每逢端午节,都会泛起思乡的情怀。这两年的疫情阻隔,思乡思亲的情绪更陷浓郁。
记得去年疫情严重时,不能去华人超市购买粽子,结果只能“画饼充饥”,给自己许了个愿,2021一定要吃到粽子。我想,今年应该可以实现了。离家多年,见过许多产地和种类的粽子,但我还是钟情于家乡的粽子。当然,最怀念的还是外婆的小脚粽。
小时候,每年的端午也是外婆最忙碌的时候。我们家包的粽子主要是米白粽,赤豆粽和豆沙粽。因我不爱吃肉粽,外婆又吃素,我们祖孙这就合拍了。
外婆对粽叶的选择特别讲究,如果时间充裕会让乡下的亲戚专程送来。外婆对粽叶的处理也是用心、独到,首先对粽叶逐张筛选、理齐,然后用剪刀逐张剪去叶端上两个虎牙似的深棕色部分,再用水漂洗干净放入大铁锅里煮。煮好以后继续冷却漂洗,直到水清放入大盆里备用。包粽子用的糯米提前一夜浸泡,还有赤豆,豆沙,都是提前一天准备就绪。
喜欢看外婆包粽子时的样子,至今她的一颦一笑,一举一动还记忆犹新。一副老花镜,一条蓝色的围裙,一张小竹椅,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,但见她动作麻利,手艺娴熟。外婆包出来的小脚粽, 严丝无缝不漏米,而且不用线绳捆扎。每次见她裹好粽子后用最后一张粽叶的尾尖穿进粽针眼里,然后扎进粽子的中心部位,轻轻一拽苇叶尖就把粽子裹实了。外婆的小脚粽形状好看,有棱有角,紧紧的,一点儿也不松散,吃起来很有嚼头。
煮粽子在外婆看来也是相当有学问。用好大的一个锅,水没过粽子,然后大火烧开,小火焖过夜,中间还要上下翻动、加几次火。通常煮粽子那晚是吃不到粽子的,但粽香四溢,让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沾满了清香气息。外婆为了让我先解馋,每次都会用剩下的粽叶为我包几个魔方小粽,还有小老鼠模样的小粽子,这样每年我都能第一个吃到端午的粽子。
离家后我没有再吃到过小脚粽。外婆在世时妈妈没有学会包小脚粽,只会包三角粽。十多年来唯一的一次在家过端午,那年妈妈兴奋地说她学会包小脚粽了,想尝尝她的手艺吗?我说还是包你擅长的三角粽吧,我怕吃小脚粽时会吃出泪来。妈妈沉默了。
现在想来,那次我情绪化的一句回话有些自私,可能伤到妈妈心了。外婆当年端午的忙碌,将白白的糯米,甜甜的豆沙,裹进青青的粽叶,是将绵绵的亲情,对儿孙们的一片厚爱裹进了她的小脚粽里。妈妈学包小脚粽,是尝试一种亲情的传承,更是对外婆思念的寄托,我为什么不能遂妈妈的愿呢?我有些自责。